作品信息 | 点校状况 | 作品名称: | 周易集注 | 底本出处: | 钦定四库全书 | 作品别名: | 易经来注图解 | 参校版本: | 作者: | 明 来知德 | 初次点校: | 未点校 | 创作年代: | 不祥 | 再次点校: | 未点校 | 卷 数: | 全书共16卷 | 三次点校: | 未点校 |
來知德(1526年-1604年),字矣鮮,別號瞿塘,梁山人,嘉靖壬子舉人。提要云:「萬歷三十年,總督王象乾巡撫郭子章薦授翰林院待詔,知德以老疾辭詔,以所授官至任,事迹具《明史儒林傳》。」
來知德因父母病而辭官未士,深居以自學易,六年完全一無所獲,後無師自通,《周易集註》歷29年始成。
其自序云:「德生去孔子二千餘年,且賦性愚劣,又居僻地,無人傳授。因父母病,侍養未仕,乃取易讀于釡山草堂,六年不能窺其毫髪。遂遠客萬縣求溪深山之中,沈潛反復,忘寢忘食有年。思之思之,鬼神通之,數年而悟伏羲文王周公之象,又數年而悟文王序卦孔子雜卦,又數年而悟卦變之非。始于隆慶四年庚午,終于萬厯二十六年戊戌,二十九年而後成書,正所謂困而知之也。」
《周易集註》專以錯綜(錯卦與綜卦)以及「中爻」(即互卦)論易象,並以兩錯卦為同一卦,以此而持論:上經只十八卦,下經亦只十八卦。自云:「是自孔子沒而易亡已至今日矣,四聖之易,如長夜者二千餘年,不其可長歎也哉。」
來知德此說後世頗多議論,提要曰:「上下經各十八卦,本稅與權之舊說。而所說中爻之象,亦卽漢以來互體之法。」並評其為「夜郎自大」。
九州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《周易集注》共两册,张万彬先生编撰。
[清]陈梦雷撰《周易浅述》介绍: 〖周易浅述〗八卷。清陈梦雷(1651—1741)著。梦雷字省斋。一字则震,晚号松鹤老人,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康熙初进士,官翰...
古籍简介 《子夏易传》,作者卜子夏。《子夏易传》一为二卷,一为十一卷。旧本题卜子夏(前507一?)所撰。序:子夏姓卜名商,春秋末晋国温(今河南温县)人,孔子的学...
此《易本义附录纂疏》(周易本义附录纂注)由元代胡一桂著,为注释《易本义》之作。全书共十五卷,包含:上下经、《彖传》》上下、《象传》上下、《系辞传》上下、文言传、...
《周易辩录》书籍介绍 〖周易辩录〗四卷。明杨爵(1493—1549)撰。杨爵字伯珍,一字伯修,号解山。陕西富平人。喜靖八年(1529)进士,授行人。历官山东道监...
《日讲易经解义》,十八卷,《筮仪》一卷,《朱子图说》一卷,[清]牛钮等撰,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内府刻本。半页9行,每行18字。大黑口,四周双边,双鱼尾。...
[清]喬萊撰《乔氏易俟》 [清]乔莱撰《乔氏易俟》书籍介绍 清乔莱撰。十八卷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清乔莱(1642—1694)撰。乔莱字石林,江苏宝应人。康熙六年(...
[清]胡煦撰《周易函書•约存》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48册•經部42•易类注:此本圖類較多,編為橫版格式时...
〖周易新讲义〗十卷。宋耿南仲(?—1129)撰。南仲字希道,河南开封人。元丰进士,政和中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士,迁宝文阁直学士、在东宫十年。钦宗即位,擢尚书左...
[宋]趙善譽撰《趙氏易說》书籍介绍 南宋赵善誉撰。善誉字静之。释经之作。是书流传不广, 故 《经义考》 称已佚。今有 《四库全书》据 《永乐大典》辑成本,但缺豫...
[清]翟均廉撰《周易章句证异》书籍介绍 〖周易章句证异〗十一卷。清翟均廉撰。均廉字春沚,浙江仁和人。乾隆三十年,(1765)举人,官内阁中书舍人。是书取《周易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