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0册•經部14•易类
【臣】等謹案《易學啟蒙通釋》二卷。
宋胡方平撰。方平字師魯,號玉齋,婺源人。據董真卿周易會通載,是書有方平至元己丑自序,則入元已十四年矣。然考熊禾跋稱:己丑春,讀書武夷山中,有新安胡君庭芳來訪,出其父書一編,曰易學啟蒙通釋。又劉涇跋亦稱:一日,約退齋熊君訪雲谷遺蹟,適新安胡君庭芳來訪,出易學啟蒙通釋一編,謂其父玉齋平生精力盡在此書,輒為刻置書室云云。則己丑乃禾與涇刋書作跋之年,非方平自序之年,真卿誤也。方平之學出於董夢程,夢程之學出於黄幹。幹,朱子壻也,故方平及其子一桂皆篤守朱子之說,此書即發明朱子易學啟蒙之旨。
案:朱子易學啟蒙序曰:近世學者類喜談易,其專於爻義者,既支離散漫而無所根著;其涉於象數者,又皆牽合附會,而或以為出於聖人心思智慮之所為也。若是者,余竊病焉。因與同志頗輯舊聞,為書四篇,以示初學,使毋疑於其說云云。蓋易之為道,理數並存,不可滯於一說。朱子因程傳專主明理,故兼取邵子之數以補其偏,非脱畧易理,惟著此書以言數也。後人置本義不道,惟假借此書以轉相推衍,至於支離轇轕而不已,是豈朱子之本旨乎?方平此書,雖亦專闡數學,而根據朱子之書,反覆詮釋。所採諸書,凡黄幹、董銖、劉爚、陳埴、蔡淵、蔡沈六家,皆朱子門人;又蔡模、徐幾、翁詠三家,模蔡淵子,幾、詠皆淵之門人,故所衍說,尚不至如他家之竟離其宗,是亦讀啟蒙者所當考矣。董真卿所稱
方平自序,今本佚之,惟存後序一篇。朱彛尊經義考乃竟以朱子原序為方平之序,可謂千慮之一失。徐氏通志堂刻本於此序之末題淳熙丙午暮春既望雲臺真逸手記,是顯著朱子之别號矣。而其標目乃稱易學啟蒙通釋序,淳熙丙午下距至元己丑凡一百一十三年,朱子安知有通釋乎?今刋正之,俾無滋後來之疑焉。
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。
總纂官
【臣】紀昀
【臣】陸錫熊
【臣】孫士毅
總校官
【臣】陸費墀
原文无卷别,卷别来自易林注電子書名:《易林釋文》(焦氏易林釋文)作者:(清)丁晏 撰《焦氏易林》大約開始流行於宋明之間,清初以前所傳以汲古閣毛子晉本為主,自黃丕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12册•經部06•易类(宋)程大昌撰《易原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《易原》八卷,宋程大昌撰。大昌...
(汉)扬雄撰《太玄经》介绍《太玄经》,西汉末年扬雄撰,也称《扬子太玄经》,简称《太玄》、《玄经》。扬雄撰《太玄》,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,并在构筑宇宙生...
【臣】等謹案《讀易舉要》四卷,宋俞琰撰。是書文淵閣書目、焦竑經籍志、朱睦㮮授經圖皆著於録,然外間傳本殊稀,故朱彝尊經義考亦云未見。今惟永樂大典尚散見于各韻之中,...
胡一桂,宋末元初人,好讀書,精易學,人稱「雙湖先生」。其父親胡方平在元朝初年為傳承朱熹易學的重要人物,並著有《易學啓蒙通釋》。胡一桂秉承父志,進一步著作《本義附...
(清)王夫之撰《周易稗疏》•附《攷異》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39册•經部33•易类 (清)王夫之撰《周易稗疏》提...
四庫全書/經部/周易古占法 章句外編詳校官侍郎 臣 李封道政使司副使 臣 莫瞻菉覆勘總校官編修 臣 王燕緒校對官助教 臣 陳木謄錄監生 臣 葉映堦提要臣等謹案:...
(清)任陳晉撰《易象大意存解》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52册•經部46•易类 (清)任陳晉撰《易象大意存解》提要【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第31册•經部25•易类(明)胡居仁撰《易像鈔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《易像鈔》十八卷。明胡居仁撰。居仁字叔心,餘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11册•經部05•易类(宋)吳沆撰《易璇璣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易璇璣三卷,宋吳沆撰。沆字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