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上文;
《周易》是一本书,跟其它书没有太大区别,都是用来记事明理的;
它分成两部分,易经和易传;
易经是占卜用的,作于周文王、周公旦和部分卜筮官,书中记录只有象和理,数隐含其中,占卜为用,也就是游戏规则;
易传是后来孔子对易经的注解,文王占卜时还用不到;
凡是理论,必然以用为主,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占卜;
先举个例子,一个女孩想知道心仪男子爱不爱自己,正好旁边有一棵月季花树,于是掐了一朵月季花,准备用花朵做预测;
女孩掰下第一片花瓣,然后心中默念爱我,掰下第二片花瓣默念不爱我,第三片花瓣默念爱我,第四片花瓣不爱我,…,以此类推,直到最后一片花瓣;
如果最后一片花瓣默念的是爱我,皆大欢喜,心情愉悦,如沐春风!
如果最后一片花瓣默念的是不爱我,黯然神伤,失魂落魄,如丧考妣;
满意,还是不确定,再来一朵!
不满意,不确定,再来一朵!
来多少遍都可以,关键是心诚,不然玩着就没意思了!
所以古人占卜,要斋戒三日,以示心诚!
我们重点关心的是,这个事件隐含的内在逻辑是什么?
女孩有一件事儿犹疑不决而又急需印证,她有自己的主意却拿不定主意,想要借助外在的工具和规律去求证判断!
花朵和花瓣就是她借助的工具;
一朵一朵掰花瓣就是她找到的规律;
单数花瓣对应爱,偶数花瓣对应不爱,掰花瓣的同时默念爱或不爱就是她设定的游戏规则;
那么必然的,按这套游戏规则得出的结论只有两种可能性:爱或不爱;
选择权又重新回到女孩手里,那就看她怎么选择,或者说信还是不信了!
这不就是占卜吗;
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易经;
女孩选择用月季花和花瓣,文王觉得掰花瓣过于残忍,不利于普及,于是选择了到处都是的蓍草梗作为占卜的工具;
女孩选择用奇偶数重复的方式确定结果;文王觉的技术含量有点低了,显不出文化人的水平,于是选择用河图中的大衍之数(也即天地之数)55,通过象征天地人三才的方式方法,运用一套复杂却行之有效的规则最终确定结果;
女孩要默念爱或不爱,文王要默念所占卜的事情;
女孩最终确定的是一个花瓣和它对应的结果;文王最终确定的是六十四卦中的一个卦和它对应的卦辞爻辞;
同样的,对于结果信不信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!
那么什么是象、数、理、占?
64卦和384爻就是易经的象;
大衍之数五十五就是易经的数;
卦辞和爻辞就是易经的理;
用蓍草按照大衍之数和一定规则最终得到一个卦就是占;
易经的占卜很复杂吗?
没有,让占卜变得复杂是后世人的事儿,跟文王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;
另外,只要你喜欢,你可以用各种有规律的随机方式去得到六十四卦中的任何一个卦;
用龟壳可以吗,可以,阴阳有两个,龟壳有正反;
用铜钱可以吗,可以,三个铜钱,六个面,三爻卦有了,六爻卦也有了;
用竹签可以吗,可以,六十四个竹签六十四个卦,不要太简单;
文王创作的易经,跟西方发明的扑克一样,让后世人玩得不亦乐乎,还能变着花样的玩,这恐怕是文王始料未及的吧;
易经是占卜用的,作于周文王、周公旦和部分卜筮官,书中记录只有象和理,数隐含其中,占卜为用,也就是游戏规则;64卦和384爻就是易经的象;大衍之数五十五就是易经的数;卦辞和爻辞就是易经的理;用蓍草按照大衍之数和一定规则最终得到一个卦就是占;
金钱卦是用六枚硬币算卦的一种方式,相传为周文王所创,所以又称文王六十四卦金钱课。金钱卦用六枚铜钱起卦,将铜钱摇数摇后放置成一排,根据铜钱的正反便可得到对应的卦象。易经六十四卦怎么算易经硬币卜卦方法?六十四卦解卦:水天需卦六爻吉凶水天需六爻吉